中国舞蹈的活化石,要了解舞蹈历史,看这种江西傩舞就够了

中国舞蹈的活化石,要了解舞蹈历史,看这种江西傩舞就够了

宜黄神岗傩舞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只有一人舞、双人舞、最多四人舞,没有群舞。

收傩一般在正月十六上午八时开始,凡跳过傩的人家还要依次跳上一遍,不过这次只戴关公面具到每户厅堂杀四角,以示扫除一切妖风邪气。挑箩人则将主人家盘中的米倒入箩中,并且不能丢失一粒,据说一粒米代表着一个兵,丢失了必将祸害人间。

宜黄神岗傩舞不管是请傩、跳傩和收傩,均离不开号诗。尤其是持长枪的武傩表演,都是在号诗声中进行的。

宜黄神岗傩舞的号诗内容丰富,情趣盎然;比如请傩途中,鼓师边走边号诗:家神家神,一方之神,人丁兴旺,陈谷满仓,猪肥牛壮,合坊清吉。再比如去到每户人家跳傩时,进门后便号诗道:十二月梅花斗雪开,不是新年我不来,宗师保佑人人乐,清远祖师送福来。

号诗喝彩在其他傩舞中也常有出现,但像宜黄神岗傩舞这样,每个环节,每个场景,甚至每个节目都有号诗的绝无仅有,可以说这也是宜黄神岗傩舞与其他傩舞的区别所在和魅力所在。

宜黄神岗傩舞最早有天兵天将36具傩面具,每一具面具都代表着不同的神灵,如开山、财神、魁星、关公、高源祖师、大小鬼等。其中以开山面具最为独特,人兽合一、獠牙火眉、狰狞凶悍,极具视觉效果。

神岗自明朝年间应氏回乡省亲带来傩舞已整整过去了七百余年。旧时,由于战火连绵、兵荒马乱,村民四处逃难,流离失所。因此,宜黄神岗傩舞的传承时断时续,资料毁于一旦。其传承谱系只能根据村中老人回忆,从清末明初算起:

第一代:郭才生、李道生。

第二代:周德生、应自然、洪才寿。

第三代:周平华、刘名生、黄国祖。

第四代:熊金龙、吴任龙。

第五代:宁进鑫、吴涛。

“傩”向来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也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融合体。而宜黄神岗傩舞更是通过古老的祭祀仪式,以乐通神、以舞娱神、以诗祭神,进而表现出原始人类借用巫术手段向恶劣自然环境和命运抗争的过程。

千百年来,宜黄神岗傩舞以其威猛粗犷与柔美典雅并重的表演形态,续写着傩文化的传奇与灵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碧蓝航线捞船表(全副本关卡捞船表一览)
365bet提现多久到账

碧蓝航线捞船表(全副本关卡捞船表一览)

⌛ 08-12 👁️ 3591
阿里斯顿Ai9燃气热水器 燃气低压、大风倒灌逐个攻破
www365betcom手机版

阿里斯顿Ai9燃气热水器 燃气低压、大风倒灌逐个攻破

⌛ 09-05 👁️ 2316